《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李煜原文和翻译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古 词
【注释】
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棹(zhào):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纶:比较粗的丝。《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纶,钓鱼用的粗丝线。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译文】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赏析】
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花满渚”“酒盈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此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观卫贤之画而作,属于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词人亡国前所作。
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推荐文章:
- ·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品味生活
- ·阿格的遭遇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杂文月刊精选,要对自己好一点
-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一种生活方式
- ·细节体现素养
- ·动物寓言故事
- ·论“种族歧视”
- ·“定位”杂议
- ·诗境盎然
- ·自己就是一台天平
- ·寓言故事作文400字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儿童寓言小故事
- ·言传身教
- ·无应公交车
- ·励志寓言故事
- ·吃一堑能长一智吗
- ·勤于思考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伊索寓言读后感
- ·银行2024年元旦祝福语
- ·幽默哲理故事,到底谁最蠢
- ·名人哲理故事,麦格雷戈
- ·描写离愁别绪的古诗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祝父亲生日快乐温暖温馨甜蜜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