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苏轼原文和翻译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宋代〕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必考名句】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译文】
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连马儿都感到惊异,我乘兴踏雪游览,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
雪花误入这乾明寺,云端月出,与雪光上下辉映,照得乾明寺如灯火通明的不夜城一般。
不能容许牛羊来践踏至洁的白雪,静静观看那喳喳欢鸣弄晴的鸦雀。
我还要携着被褥在僧床留宿,好倾听融雪时摧檐泻竹的音乐。
【注释】
乾明寺:在今湖北黄冈东。
屐齿:屐底的齿。
风花:指雪。
长春苑:谓皇帝宫苑。
不夜城:故城在今山东文登东北八十五里。此处借喻乾明寺。
至洁:指白雪。
新晴:天刚放晴。
摧檐泻竹:谓白雪融化之象。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泛指床。
【赏析】
此篇写作者雪后游乾明寺并在寺中留宿的情景。首联写雪后山光耀眼的奇异感受和诗人至乾明寺赏雪的快意。颔联绘寺中雪景,表示对寺院有此美景的惊叹和爱赏。颈联表白诗人对至洁的白雪的呵护,以及雪后初晴,鸟雀欢鸣充满生机的景象带给诗人的喜悦心情。尾联写作者留连不返,寄宿僧榻,且待卧听融雪之声的情景。
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
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第一句即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颔联写寺中雪景。岑参即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苏诗“风花意境相仿。”出句写乾明寺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正严冬,梨花不当开,故置一“误”字。对句写乾明寺月光照于上,雪光映于下,有如不夜城一般,彻夜通明,故说“云月长临不夜城”。
颈联抒发诗人对雪景的热爱,苏轼《西江月》:“可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未许”句,用法与此相同,这样至洁至净的银色世界,决不能让牛羊践踏,破坏她的纯洁。“且看”句,是想象雪晴之后,鸦雀戏弄于千树万树梨花间,尤其可人。
尾联写“遂宿”。前句写留宿乾明寺,后句申说留宿的目的是要欣赏大雪融化之景。雪大,融化时的雪水必多,流动时会发出声响。
全诗辞情明快,反映了虽在贬斥之中、处境艰危,但诗人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趣依然并不消减的乐观态度。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推荐文章:
- ·寓言小故事
- ·相逢总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 ·心灵之窗
- ·鲁迅的名言,关于鲁迅的名言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优美文章段落摘抄汇集
- ·读书的名人故事,王亚南读书故事
- ·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节约时间的名言警句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关于鲁迅珍惜时间的格言
- ·人类的霸道
- ·历史典故《映在水中的影子》
- ·小学生寓言作文300字,动物与人类的约法三章
- ·文具总动员
-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驳论文 驳 见风使舵
-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2024结婚纪念日祝福语大全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对中越边境一种民间传统护齿方法的调查
- ·杂文选刊,感悟人生
- ·描写离愁别绪的古诗
-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管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