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中庭多杂树》鲍照原文和翻译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鲍照 〔南北朝〕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注释】
中庭:庭院中。
咨嗟:叹息声。
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其:指梅花。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尔:指杂树。
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
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后世常用的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也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却有几分“稚”趣,然而“念其”、“念尔”,足见褒贬之意,了然于心,所以观点相明,一问即答,快人快语,切中要害,绝非率意而成。
如果说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写照,当然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那么“零落逐寒风”的杂树,便是与时俯仰,没有节操的龌龊小人的艺术象征。诗人将他们加以对比,并给予毫不犹豫的褒贬,反映了诗人爱憎分明,刚正磊落的胸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担忧。
这首诗虽是咏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怀无不熔铸其间。就以上所言,又显示出它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作者】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推荐文章: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亡猿祸木的意思和造句,近义词和反义词、亡猿祸木的成语故事
-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先哲的理念
- ·《四块玉·浔阳江》马致远原文和翻译
- ·早安哲理励志唯美问候语
- ·靡靡之音典故的来源,靡靡之音的意思解释、近义词和反义词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刘因原文和翻译
- ·简短个性霸气的励志哲理正能量签名
- ·杂文写作
- ·《嫦娥》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劝人消气的幽默风趣短句
- ·众叛亲离成语典故
- ·棉铃虫太太和蚜虫夫人
- ·关于感动的排比句
- ·恩同再造的典故、造句,恩同再造的近义词
- ·国庆节祝福语,祝愿祖国的最佳句子
- ·《视刀环歌》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醉心民谣的屈原
- ·激励自己奋斗的哲理句子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 ·擢发难数的意思和造句,擢发难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警句
-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发朋友圈的励志哲理唯美句子
- ·唐太宗谁有本事就用谁
- ·万能作文开头结尾70段
- ·《咏风》王勃原文和翻译
- ·唯美情感句子最值得发朋友圈,唯美情感说说心情短语
- ·十行俱下的意思和造句,十行俱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