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王勃原文和翻译
咏风
王勃 〔唐代〕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必考名句】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译文】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注释】
肃肃:形容快速。
风:一作“景”。
加:给予。
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驱:驱散,赶走。
寻:一作“入”。
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卷:卷走,吹散。
雾:一作“露”。
楹:堂屋前的柱子。
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固:本来。
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
动息:活动与休息。
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赏析】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肃肃凉景生”,首句平直轻快,习习凉风飘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紧承上句,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低贵贱,北风都遍施恩惠。“我”字的运用,加强了主观情感,表现了诗人胸襟的开阔。“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描写风为平民百姓送爽的具体情态。风,驱散了烟云,卷走了雾霭,穿行于涧户山舍将清爽带给人们。第五、六两句是赞扬风的品格。“去来固无迹”,指它行踪不定,似乎施惠于人们没有所图,不求回报。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此诗所咏之风,不是习见的柔弱的香风,也并非宋玉《风赋》中的取悦于大王的雄风,肆虐于庶人的雌风。这首《咏风》小诗里,寄寓着诗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作者】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推荐文章:
- ·名人哲理故事,麦格雷戈
- ·动物寓言故事,死于安逸的驴
- ·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原文和翻译
- ·励志哲理风趣幽默,一句话签名文案句子精选
- ·“减负”的春风
-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 ·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一句
- ·生日快乐的祝福句子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和翻译
-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原文和翻译
- ·心态阳光,积极行动的励志哲理正能量句子
- ·怀感恩之心的李嘉诚
- ·很美的唯美情诗短句精选,唯美情诗句子简短
- ·打动女朋友人心的热门句子精选,甜蜜唯美经典
- ·追求细节真实
- ·坐怀不乱的意思和用法、造句,坐怀不乱的近义词反义词
-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原文和翻译
- ·《水仙子·夜雨》徐再思原文和翻译
- ·历史典故,月老与红绳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丹青妙手的意思和造句,丹青妙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作法自毙的典故,主人公是谁?作法自毙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望洞庭的诗意
- ·祉猷并茂的意思解释、成语故事,祉猷并茂的反义词、造句
-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武王伐纣
- ·《周颂·清庙之什·天作》原文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