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兰庙》杜牧原文和翻译
题木兰庙
【唐】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 释
木兰庙:据清代冯集梧注“《太平寰宇记》:黄州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
弯弓征战作男儿:言木女扮男装兰代父征戎。
“梦里”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此处有神祠,突厥入侵中原,必先至神祠祭酹求福。《十道志》:关内道胜州有拂云堆。
明妃:既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王嫱远嫁匈奴,为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既王后)。
译 文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中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
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赏 析
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
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游历至木兰庙,触景怀古,为木兰庙题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木兰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推荐文章:
- ·元世祖亲征乃颜
- ·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励志句子
- ·20位著名作家,100句惊艳了时光的名句
- ·禅语感悟人生的哲理励志优雅句子精选
- ·中秋节到了,温暖甜蜜的祝福语精选
- ·感悟人生的正能量句子
- ·唯美情感说说,最美文字经典心情语录短句大全
- ·新的一天,新的心情,唯美励志经典哲理早安问候语
- ·描写“雾”的20个摘抄文段
-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原文和翻译
- ·树上的黄丝带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男女朋友之间的甜蜜情话,温柔情侣句子精选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七夕节对女朋友说的唯美暖心情话
- ·管理哲理故事10则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意思及全诗欣
- ·《红绣鞋·晚秋》李致远原文和翻译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擢发难数的意思和造句,擢发难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老年夫妻情感
- ·早安励志哲理名言,霸气短句精选
- ·《蜂》罗隐原文和翻译
-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白朴原文和翻译
- ·《周颂·清庙之什·时迈》原文和翻译
- ·经典哲理励志正能量语录精选
- ·《玉楼春·戏林推》刘克庄原文和翻译
- ·关于晨跑的排比句
- ·《诸侯章第三》原文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