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原文和翻译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古 诗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译文】
黑夜中的河面上,只有渔船还闪烁着点点萤光。
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澜。灯火散落河中,好似繁星洒落在人间。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推荐文章:
- ·《陋室铭》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纳兰性德原文和翻译
-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 ·历史典故,月老与红绳
-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原文和翻译
- ·文具大联盟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2024杂文月刊精选
-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早安句子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全诗欣赏
-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原文和翻译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成语知识,奋不顾身
- ·包容老人的缺点
- ·关于马的寓言故事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关于快乐的排比句
-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关于互爱
-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原文和翻译
- ·关于教育的排比句
- ·鲨鱼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