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由于旗很高,故称“高牙”。
烟霞:山水美景。
【译文】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鉴赏】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整,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推荐文章:
- ·给"孩子"让路
- ·河蚌与小鱼
-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历史上见风使舵的人
-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五台山的传说
- ·毛泽东诗词赏析《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曲折的草样年华
-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 ·美国的医疗形式
- ·功德圆满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给领导的元旦祝福语
- ·中国名人故事500字,关于郭德纲的成名故事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动物寓言故事,死于安逸的驴
- ·爸爸变了
- ·神秘与意蕴
- ·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一句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见风使舵的好处作文
- ·浅谈杂文
- ·读鲁迅杂文后有感
- ·破罐
- ·“窗口”
- ·棉铃虫太太和蚜虫夫人
-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小公鸡的故事
-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全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