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臣工之什·潜》原文和翻译
周颂·臣工之什·潜
【先秦】佚名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猗(yī)与:赞美之词。漆沮(jù):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
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鳣(zhān):鳇鱼,无鳞,肉黄,大者可达二、三丈长。鲔(wěi):鲟鱼,长一、二丈。
鲦(tiáo):白条鱼,长仅数寸,状如柳叶,鳞细而白。鲿(cháng):黄颊鱼,尾微黄。鰋(yǎn):鲇鱼,无鳞。
享:祭献。
介:助,一说祈求。景:大。
译文
美好漆水和沮水,多种鱼类在栖息。有那鳣鱼和鲔鱼,还有鲦鲿和鰋鲤。用来祭祀献祖先,求得福祉永绵延。
赏析
《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从诗中所写的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刘时代,《史记·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周颂·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到底的。最后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在,因为“鱼”与“余”谐音。《周颂·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便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余)”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周颂·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周颂·潜》应当被视为民俗史上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周颂·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行列。
创作背景
《周颂·潜》是记述春祭供鱼盛况的乐歌。《毛诗序》云:“《潜》,季冬荐鱼,春献鲔也。”按此说法,这首诗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推荐文章:
- ·前倨后卑的意思和造句、出处,前倨后卑最早出于哪本书、哪朝代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泂酌》原文和翻译
- ·经典励志名言警句大全
- ·遇到挫折,勇往直前的的名人名言正能量励志语录
- ·描写风景的拟人句
- ·秦始皇平定叛乱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和翻译
- ·关于见风使舵的故事
- ·三分钟以内的哲理故事
- ·感叹时光匆匆的经典句子,时光匆匆的唯美惊艳文案句子
-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 ·《周颂·清庙之什·我将》原文和翻译
- ·棋中求知的孙武
- ·汉武帝打猎遇险
- ·50个满分作文精选段落
- ·关于读书的比喻句
- ·爱情比美更单纯
- ·日不暇给成语故事
-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原文和翻译
- ·亡猿祸木的意思和造句,近义词和反义词、亡猿祸木的成语故事
- ·《贾谊论》苏轼原文和翻译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唯美情感句子精选
-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 ·20位著名作家,100句惊艳了时光的名句
- ·从井救人的意思和造句,从井救人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父亲生日温暖祝福语精选
-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全诗的意思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