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清庙之什·思文》原文和翻译
周颂·清庙之什·思文
【先秦】佚名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
陈常于时夏。
注释
思:语助词。一说为“思念”。
文:文德,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功德。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
克:能够。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立:通“粒”,米食,一说“养育”。此处用如动词,养育的意思。烝(zhēng)民:众民。
极:最,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贻:遗留。来牟:亦作“麳(lái)麰(móu)”,小麦。一说来是小麦,牟是大麦。
率育:普遍养育。
疆、界:都是指疆域。
陈:布陈,遍布。常:常法,常规,此指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时:此。夏:中国。
译文
文德无比后稷王,功德可以配上苍。安定天下众百姓,无人不受你恩赏。你把麦种赐我们,天命用它来供养。不分彼此和疆界,遍及中国都推广。
赏析
这是祭祀周族祖先后稷以配天的乐歌。周颂中祭祀先王之作,大都篇幅简短。如《周颂·维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过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历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须赘述。就此篇而论,后稷的传奇性经历和“诞降嘉种”、“是获是亩”赐民百谷的无量功德,在同属《诗经》的《大雅·生民》中便有详尽的叙述与颂扬。《大雅·生民》即使未能创作于《周颂·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内容则必然早就广泛流传于民间。
当时的祭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活动,祭祀的程序随着乐歌(这里是《周颂·思文》)曲调缓缓进行(据王国维《说周颂》),简短的歌辞一再回环重复,气氛非常庄严,人们会感觉置身于神奇力量的控制之中,参与盛典的自豪荣幸和肩负上天使命的虔诚在此间密切融合。
正因为如此,后稷开创农事、养育万民的功德也是在上天授意下完成的:“帝命率育。”从创作结构上看,“天”“帝”之间是一种紧扣和呼应;就创作意旨而言,又是天人沟通印象的有意识加深。在“人定胜天”观念形成之后,天人沟通、天人感应的思想仍然绵延不绝,并且时时占据着正统地位,何况在其形成之前。在《周颂·思文》产生的当时,天人沟通应该具有甚至不需要任何艺术手段就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量。这样说自然不是说《周颂·思文》毫无艺术性,其实这种祭祖诗本身是一首乐歌,具有娱乐的艺术审美功用。
西周当时已经是君临天下的政权,“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自然是这种权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万民的一种怀柔。昌盛的、向上的政权不会在立威的同时忘记立德,西周政权也保持着这种明智。
创作背景
据《毛诗序》所言,《周颂·思文》是“后稷配天”的乐歌。王室为光宗耀祖,百姓为感激解放,这就造成了对新政权、自然也包括对新政权先王们热情讴歌的盛况。《周颂·思文》就是其中的一首颂诗。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推荐文章:
- ·青春爱情,唯美优雅的情感句子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原文和翻译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听筝》李端原文和翻译
-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原文和翻译
-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唯美生日祝福语集锦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原文和翻译
- ·《金陵怀古》许浑原文和翻译
-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经典巨著百年孤独唯美情感句子语录精选
- ·恋爱中的人
- ·人面桃花的典故出自哪里
- ·关于父爱的排比句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三省吾身的出处和典故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古诗游园不值的诗意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巷伯》原文和翻译
- ·儿童寓言故事
- ·《天净沙·夏》白朴原文和翻译
- ·早安励志心灵鸡汤语录,早安励志正能量的句子
- ·《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原文和翻译
- ·杀人不眨眼成语故事
- ·爱情哲理小故事
-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精选
- ·三寸之舌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