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原文和翻译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必考名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译文】
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他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推荐文章:
- ·《遣兴·其一》袁枚原文和翻译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一次面试的经历
- ·梦的手记
- ·名人故事100字,智慧的徐文长
-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蓼莪》原文和翻译
- ·日上三竿的成语故事
- ·领导生日祝福语短信汇集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刘克庄原文和翻译
- ·推心置腹的故事
- ·如风过耳的成语故事
- ·经典的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座右铭精选
- ·早安励志哲理名言,霸气短句精选
- ·驳论 ?见风使舵
-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和翻译
-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下一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兔子拜月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值得欣赏的优美段落摘抄
-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和翻译
-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原文和翻译
- ·青蛙王国里的故事
- ·俏皮可爱的唯美早安句子,温暖问候语
- ·寻觅
- ·早上好的问候美句,早上问好的问候语
-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历史实验
- ·遗祸无穷的意思解释,遗祸无穷的近义词、反义词
- ·美好的情感交流